首次覆蓋並給予“增持”評級,目標價124.95元/股。公司是中國民航空管領軍者,我們看好:1)公司作為低空信息化主力軍,低空飛行服務平台產品或在多個省市密集落地,同時有望憑借承建經驗與地方政府合資成立運營公司,深挖低空產業價值;2)立足傳統民航空管份額優勢,把握大型區管“8+N”擴容機遇,同時持續開拓機場信息化/出海/車路雲市場。
低空經濟:先行經驗鑄就低空信息化建設“領跑者”,加速區域延展
2024年低空經濟在政策端/產業端/應用端均迎來突破,公司低空飛行服務平台產品有望成為地方低空信息基建的“底座”。我們測算,27年低空平台累計市場規模可達189-337億元,25-27年投資規模中樞值CAGR為66%。回顧24年,公司基於過去在通航/民航領域的積累,與多地政府完成先期論證工作,已落地珠海市級、江蘇省級平台項目。展望25年,各地省市級低空信息基礎設施招標有望密集發布,公司有望持續受益。
主業:把握“8+N”擴容機遇,機場信息化/國際業務/車路雲齊發力
我們看好:1)民航空管:根據三勝谘詢,22年公司空管自動化市占率達42%,未來或受益於區域空管新建及更新需求,其中我們測算24-27年“8+N”新建區管累計空間達15億元;2)機場業務:我們測算25-27年中小機場信息化年化市場空間約9億元,公司將以淮安機場為標杆加速滲透;3)國際業務:23年公司海外收入0.72億元,接近從零到一,23年海外在手訂單達2億元,未來有望持續新簽並釋放成果;4)車路雲:“智核”產品有望受益車路雲建設,SAE預測26E-30E路側基礎設施規模增速為80%。
我們與市場觀點不同之處
市場或擔憂公司低空飛行服務平台業務在長三角以外地域開拓受阻,但我們認為公司有望憑借以下優勢突破地域限製,成為低空信息化主力軍:1)高空(民航)空管領域積累的技術實力、集成能力、優越資質;2)稀缺的“軍民地”協同經驗;3)低空信息化領域的前瞻布局、已有項目經驗。
盈利預測與估值
公司業務廣泛,采用SOTP估值法:1)我們預計25年民航空管收入9.57億元,考慮到公司的龍頭地位,低空平台業務卡位優勢明顯,收入增速領先,給予25年15.2xPS(可比平均7.6x);2)預計25年城市交管+城市治理+企業信息化淨利潤0.86億元,由於政府端回款存在壓力,給予25年68xPE(可比平均73x)。對應25年目標價124.95元/股,給予“增持”評級。
風險提示:1)市場競爭加劇風險;2)低空平台及民航空管擴容空間不及預期;3)區域拓展不及預期;4)地方政府財政支出收緊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